Search

【#Patreon西九龍】第4集.深水埗村換地計劃

點擊閱讀:
  • Share this:

【#Patreon西九龍】第4集.深水埗村換地計劃

點擊閱讀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3284532

自清政府割讓九龍半島後,界限街將九龍新界一分為二。界限街以南的地段,農田被摧毀,小山遭夷平,由鄉村搖身一變成為通衢大道,矗立著四層高的現代建築,與過往的簡陋茅屋、棚屋有天淵之別。界限街作為邊界,由於農作物及花卉貿易頻繁,彼此關係極之密切。

直至清政府割讓新界後,界限街由中英邊境變成尋常街道,殖民地領土的擴張,意味著深水埗作為鄰近舊邊界的區域,迅速捲入城市化的洪流。原本鄰近界限街的地段,率先納入「深水埗改善計劃」加以發展,屋宇改建、鋪設水道及興建警署等,連同填海計劃,成為了發展潛力極大的新發展地區。

港英政府於1910年代,著手填海發展深水埗,第一部份先興建大量新式屋宇,然後將深水埗各村村民逐步遷徙,港英政府按居民原有的土地大小,向居民賠償相同面積的土地,並讓他們入住新式樓宇,不過此後必須繳交年租。若居民原有的地皮較賠償地皮小,則需補貼若干差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本網致力發展成網上平面博物館,為香港人帶來更多集體回憶。 本專頁搜羅香港舊照片,辨析年份、地點後,公諸同好。網友手上如有舊照,不論年月,可隨便分享,無任歡迎。
贈照、訪問、查詢:[email protected] 網頁:www.oldhkphoto.com 地圖版:http://www.oldhkphoto.com/coast/
View all posts